水产医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6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跳跳死”推理

[复制链接]

278

主题

393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16

积分
11098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5 23:2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往年很多对虾市场都大量出现“跳跳死”现象,普遍为白天9~10点开始高发,检测弧菌少,病毒少,养殖为100头左右。
平时正常吃料,第二天跳跳死。
公司正解:晚上缺氧,白天上午气泡病
推理:晚上大量蜕壳,时间为10~4点,平时管理较好,但针对底部温和改底较多,杀菌改底较少,底部本身溶氧并不缺少,有害菌腐败产生的代谢物基本能被改底产品反应掉或者短时间络合,大量蜕壳引发底部溶氧不足,有害物质反应逆转为溶解状态,以及缺氧时刻有害菌的代谢加强。有毒的气体如硫化氢等无法测量的(饱和溶解状态)通过渗透压,进入刚蜕壳,软壳的虾体内(从体表、鳃、肠道),虾在硬壳后有游动能力,到达中层或富氧区域基本缓解溶氧紧张,但因甲壳已硬,体内溶解的有毒气体不能正常通过渗透压排出体外(血液流动到鳃可以,但流速不够),依靠自身解毒进行缓解抑制。到早上7点钟,停氧机喂饲料,溶氧依然不能正常供给足够,此时对虾体质还是处于中毒状态,相当于生理性缺氧,8点看料开机,对虾体质逐渐恢复一点,9点~10点温度上升,直接有毒气体超饱和组成气体形态,对细胞及组织的杀伤力极速增加,导致对虾中毒加强,让对虾以为池塘水不适应它生存,于是跳跳,但因栓塞及毒理作用缺氧而死。

至于气泡病元凶的气体是什么,我们无法测出,但肯定不是氧气,因为对虾没有办法快速消耗掉,因为硬壳后所以一直存在体内,而鳃部只能一点一点的排出,目前的手段是无法检验出是什么气体。通过这系列推理,我们中间加入某些操作应该可以起到预防或者减缓作用。

推理是否有误,望大家指出。共同找出解决之道。

我的建议:
1,定期使用福地安,集中塘底区域,不用全池,可以达到轻微消毒抑菌效果。
2,大量蜕壳期,适当使用维C减少有毒物质在虾体内的毒理作用。
3,白天上午加点淡水,减少温度的上升速度。早餐投料减少,并拌料解毒营养。
4,高水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执业渔医
水产养殖工程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40

帖子

9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944
2#
发表于 2015-5-6 12:39:41 | 只看该作者
又是气泡病,咱们公司顶级高频词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8565

帖子

1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17529
3#
发表于 2015-5-6 20:19:50 | 只看该作者
猛哥,还是高度认为“跳跳死”是气泡病?最近广西更螺围药店,邮寄的样品中,我们检测出来白斑症病毒2例、黄头病毒2例。以前,研究所在对虾病毒上,就只能检测白斑症病毒、桃拉病毒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从前年开始检测对虾杆状病毒。但是对虾的病毒病远远不止这几种,你看看马老师哪里有一份国外亲虾病毒检测报告,人家检测项目是十几种。所以病毒少,可能是我们没有检测某些病毒。
今年我们加大南美白对虾病毒病的调查力度,开始检测肝胰腺细小病毒、黄头病毒、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偷死野田村病毒、以及肠道上皮微孢子虫。
这段时间,我们检测出黄头病毒6例,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2例,肠道上皮微孢子虫1例(正在测序验证中)。
All roads lead to Rom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8

主题

393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16

积分
11098
QQ
4#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23:45:53 | 只看该作者
leikunnuy 发表于 2015-5-6 20:19
猛哥,还是高度认为“跳跳死”是气泡病?最近广西更螺围药店,邮寄的样品中,我们检测出来白斑症病毒2例、黄 ...

不排除其他病毒的问题。但是对虾前一天正常,第二天急性死亡,而且是跳跳死,证明是比发病还要急性的“缺氧”才能有的反抗,病毒造成溶血也都要一定时间的
执业渔医
水产养殖工程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441

帖子

1546

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1546
QQ
5#
发表于 2015-5-7 16:54:54 | 只看该作者
神人 多多剖析吧  静观学习
为成为一棵大树而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产医院论坛  粤ICP备17147180号

GMT+8, 2024-6-2 19:31 , Processed in 0.13329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