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221|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周一例]气泡病引起草鱼肌肉隆起、腹膜内出现气泡

[复制链接]

742

主题

757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组

Rank: 80Rank: 80Rank: 80Rank: 80Rank: 80

积分
1597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27 19:2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利洋服务 于 2014-8-14 14:23 编辑

[病例113]辽宁辽中县王家村一主养草鱼成鱼池塘,面积20亩,水深1.8米。2010年8月12日存塘规格为450克的草鱼1.2万公斤,550克的建鲤0.35万公斤,花、白鲢0.5万公斤。

  该地区在8月12日之前的半个月时间里连续阴雨,气温低,基本见不到太阳。8月12、13日两天突然连续晴天,温度升高,阳光强烈。每天死亡草鱼4~5尾,检查病鱼多数体表正常无突起,只是鳃丝充血,肝脏发白,鳔严重鼓胀,腹膜下有少量气泡。个别病死鱼体表有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隆起,呈山丘状(图1、图2),手感鼓胀,少有弹性,用剪刀划破后有大量的红色泡沫涌出(为气体和血液的混合物,图3)。病灶处肌肉发红,无溃疡,无脓液。鳃部淤血,腹腔腹膜下有大量大小不等的气泡(图4)。

  13日下午4点检查水质,表层水温28.5℃,pH8.1,氨氮不能检出,亚硝酸盐0.15毫克/升,表层溶解氧3.4毫克/升(可能较实际偏低)。水色黄绿,透明度20厘米,浮游植物以硅藻、裸藻为主,水体处在“倒藻”后的恢复期。


  分析:1.引起本病气泡病的主要原因应是由于长期低温后突然水温升高及这个季节本来昼夜温差就大,引起各种水中气体过饱和,同时阳光强烈,光合作用强,氧分压快速升高,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病例中测定溶氧只有3.4毫克/升(饱和度约45%),由于操作及测定方法等,我们怀疑实际溶氧在4.5~5毫克/升,但即使这样,单纯溶氧也未过饱和,可见这不是一个氧气过饱和引起的气泡病。另外,本地区属于东北,8月份昼夜温差已很大。8月12~13日,昼夜气温差13℃以上,白天气温升高(28℃以上),但夜间气温仍是很低(14~15℃),水温温差也在5~6℃。若是低温时氧气饱和,温度升高后氧气过饱和在10%以上。可以推断其他气体也有此结果,足以引起气泡病。
  2.本病散发及病鱼肌肉及腹膜出现气泡,也应是这类气泡病的特点。在以往的氧气过饱和为主的气泡病病例中,由于氧气易被组织吸收,不及时观察,是很难发现气泡的,特别是腹膜及肌肉中。即使鳃部、鳍、眼等部位的气泡也是这样,很难持续较久,下一鲶鱼气泡病病例(病例114)也说明这点。在以往的经验中,我们曾在北方鱼种越冬刚冰化后的池塘发现类似情况,病鱼眼球中常有气泡,应是氧气过饱和引起的气泡病的后期症状,因为气体进入体内除较高比例的氧气外,还会有氮气、二氧化碳等空气成分,氧气被吸收后,氮气等成分就残留体内,形成的气泡能持续很久。
  3.本病例的死亡主要原因是其他病,气泡病仍是加快及加重死亡的原因。4.气泡病引起草鱼肌肉隆起的情况在草鱼养殖池塘常有发生,由于多数散发,死亡量小,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实际上池塘中多数鱼没有形成明显的体表隆起,但已经对肌肉组织、血管和内脏器官等产生了危害,也可能是形成疖疮病等的原因。 (辽中水产药店 唐绍林、张恒提供 2010.08.2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

帖子

13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4

积分
135
2#
发表于 2010-8-27 20:50:1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90

帖子

2118

积分

银牌会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118
3#
发表于 2010-8-30 09:01: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分析的很透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92

帖子

39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33
4#
发表于 2010-8-30 18:06:41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是很好的病例,无论在发病过程、症状的描述上,还是对病因的分析上、照片的拍摄上都是上乘之作,给我们这些后来人树了个很好的学习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52

帖子

7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792
5#
发表于 2010-8-30 19:54:04 | 只看该作者
4月份的时候我们这里发现一例,这样的病例在湖北比较少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6

帖子

1854

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1854
6#
发表于 2010-9-1 11:24: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分析的很透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93

帖子

309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098
7#
发表于 2010-9-17 11:01:2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4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Rank: 2

积分
45
8#
发表于 2011-10-11 10:17:16 | 只看该作者
如何防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主题

6151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239
9#
发表于 2011-10-11 15:37:16 | 只看该作者
气泡病的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以前的帖子也提到过。像本病例这么大规格的草鱼和这种高密度精养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晴天中午多开增氧机,把光合作用产生的过多氧气送到水体缺氧的下层。另外注意尽量不让池塘“倒藻”,“倒藻”后马上发生的小藻类也很麻烦。本病例这种零星死亡,多数得气泡病以前都有其他疾病,因为在水表面过饱和严重的水层漫游时发生的,有病的池塘更易发生。治疗:外用刺激性小一点的“慧碘”或“新威灭”配合“鳃肤康”都可以,主要对那些气泡破坏鳃部和体表有预防细菌感染的作用,像本病例肌肉组织严重损伤的没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4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Rank: 2

积分
45
10#
发表于 2011-11-10 09:43:17 | 只看该作者
这分析的很厉害~学习到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1026

帖子

1968

积分

QQ游客

积分
1968
11#
发表于 2013-4-20 13:41:04 | 只看该作者
“3.本病例的死亡主要原因是其他病” 病鱼还存在什么病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主题

6151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239
12#
发表于 2013-4-23 15:20:11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什么病也不知道,就是气泡病发病率这么低,感觉是有病的鱼上浮到表面,才发生了这么严重的气泡病,其它鱼可以自由潜水,躲到深水处就不发病了。确实还有待考证,是有其它病,还是个体差异,有的鱼就是因为气体调节能力差,就容易发生气泡病。
唐绍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857

帖子

1893

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1893
13#
发表于 2013-9-10 21:30:0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8565

帖子

1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17529
14#
发表于 2013-9-12 08:34:42 | 只看该作者
抽空得把咱们的病例从头到尾好好学习一下,我发现很多好东西都是在咱们的病例中。
All roads lead to Rom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主题

6151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239
15#
发表于 2013-9-12 09:10:52 | 只看该作者
leikunnuy 发表于 2013-9-12 08:34
抽空得把咱们的病例从头到尾好好学习一下,我发现很多好东西都是在咱们的病例中。


怎么才发现!咱们的病例和论坛帖子就像老玉米,越嚼越香,可是一般人嚼不动。
唐绍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产医院论坛  粤ICP备17147180号

GMT+8, 2024-6-3 18:28 , Processed in 0.14751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